伍志强和徐志要了两个人,可不是单纯的要翻译。
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,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几年,还出过国,两三门外语还是掌握的。
或许考试的时候不及格,但和外国友人交流绝对比那些没上社会的大学生要顺溜的多。
要的这两个人是准备放大招的,被服厂在展销会上能不能出口创汇,基本看这一招了。
除了要了两个人,伍志强和王东的住宿问题也解决了。
华大住的地方和伍志强他们一个招待所,徐志作为教授待遇肯定比伍志强他们高。
不过也不是单人间,和他同住的还有个男学生。
床位没了,但打个地铺的空间是富富有余的。
第二天一大早,伍志强就在徐志的带领下等着给他划过来的两个同学。
昨天因为太晚的缘故,徐志让人通知了两位学生,但并未见面。
因为伍志强要的都是女同学,而且还要求身材一定苗条,格子一定要高,至于长相最少过得去,能好看点儿最好,实在太过于好看的,补贴可以往上挪动挪动。
二十块了还能挪动,若不是这一切都在眼皮子底下,就凭着这要求和补贴,徐志就不会放人。
这大晚上的,自然没有让伍志强见人的道理。
“咦?小五子,你咋么在这里?”来的第一位女同学看着伍志强,愣了许久才诧异道。
伍志强也有些发愣,抽了抽嘴角道:“秋玲姐,原来是你啊!”
来人伍志强认识,说起来前段时间伍志强还帮过她们家的忙。
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老家李大个儿的大女儿,名叫李秋玲。
两人是不是青梅竹马不知道,但绝对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那种。
李秋玲比伍志强大两岁,却没有做姐姐的样子,一直都叫伍志强小五子。
上个伍志强一碗大米饭挂掉之前,暑假的时候还回过老家,自然少不了和李秋玲玩耍。
不过年龄大了,避免闲言碎语,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毫无顾忌,伍志强有些时候不太好意思找李秋玲。
貌似李秋玲就没这方面的觉悟,她每次上学走的时候还让伍志强送到市里,美名其曰拿的东西太多,需要一个拎包的,而伍志强又要回家,刚刚好。
伍志强一直知道李秋玲在华大上学,却不知道是外语系的。
徐志把李秋玲划拉到伍志强这里,也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。
李秋玲完全继承父亲的优点,格子高自不必多说,差不多有一米七多点点的个头。
这么高别说在70年代大部分人营养跟不上了,放在新世纪各种营养催的年代,在女生中都属于‘鹤立鸡群’的那种。
另外李大个儿家不可能有闲钱供李秋玲补营养,李秋玲的学习任务又重,这就导致她不止苗条那么简单。
微微带着点儿亚健康的美,身体匀称的不行。
偏偏那啥几围还很突出,估计吃点儿东西的养分都被抽走了,补歪了地方。
徐志见两人先聊上了,也很诧异:“你们认识?”
不等伍志强开口,李秋玲笑道:“恩,我们从小就认识。”
能看出来,李秋玲和徐志也很熟。
“你不是山村里的吗?而伍厂长是乌兰市里的。”
“是这样的,不过小五子的父亲是我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,现在他二叔还在村子里,是我们生产大队的大队长,小五子每年都会回来几个月。”
在徐志几乎以查户口的方式询问之下,终于确定李秋玲和伍志强是知根知底的熟悉,这让他放心不少。
“咳咳……伍厂长他们厂子那边条件不错,你又是咱们华大外语系最困难的学生,所以我就让你来了,既然你们认识,那就更好了。”徐志干咳一声,说道。
这话倒是不假,华大不止李秋玲一个山村里的大学生,但要说困难程度,没谁比李秋玲难,估计全国上下都找不出第二个。
这年头没钱就够啥的了,哪有李秋玲他们那种一个大队欠了好几万债务的。
徐志选择李秋玲,第一是李秋玲完全符合伍志强的要求,第二就是给李秋玲赚点儿高外快补贴生活的机会,顺便去蹭一段时间硬菜好好补一补营养。
一个老师能做到这程度,也算非常难得。
既然有了熟人,徐志嘱咐两人几句就离开了,他还有别的同学需要安排,让李秋玲带着伍志强在这里等另一位同学。
“谢谢你!”等周边没人,李秋玲认真的看向伍志强开口说道。
伍志强一时间没反应过来。
不过这也是常态,原来的伍志强也这样,每次在李秋玲身边就一种反应慢半拍的样子,也不知道是不是美女效应。
按理说两人这么熟悉,伍志强也不紧张啊!
李秋玲早习惯了,自顾自地继续说道:“前段时间我收到家里的来信,说是你给他们找到了个大客户,债务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,让我好好读书。”
感情是这一档子事儿,伍志强有些不好意思道:“这个我也是顺道帮了下,没出多大力气,还是李叔叔他们油做得好。”
对天发誓,这都是真的,如果不是车才提要求,伍志强还真没办法推销出去。
李秋玲笑了笑,没继续说这事儿,有些东西说多了就是废话了,只有默默记在心中。
不过两人也不会干站着,李秋玲开始给伍志强介绍另一位同学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